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总的思路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抓手,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社会体系。
一、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强“双控”,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污染物排放只减不增。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开展化工园区与化工企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重点区域散煤治理专项行动、机动车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城市环卫清洁整治专项行动、国土绿化整治专项行动、秸秆禁烧管控专项行动、烟花爆竹安全整治专项行动、露天烧烤整治专项行动、焚烧冥币纸钱整治十大专项行动。10月31日前,督促完成连山区、龙港区9681户散煤“光热+”清洁取暖项目;严厉打击新冒头的“散乱污”企业,巩固整治成果;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10月底前,按期完成“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任务;每月开展一次柴油货车联合道路执法,对违法驶入机动车低排放控制区的中、重型柴油货车依法实施处罚,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加强扬尘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洗城行动”。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重点路段实施交通管控,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不低于85%,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不低于60%。18条主次干道每天每条道路洒水不少于6次,国控子站周边道路每天洒水不少于10次,实现“尘土不飞扬”;继续实施城市裸露土地绿化覆盖工程;推进秸秆、冥纸冥币、烟花爆竹管控,全域全时段禁放、禁燃、禁烧;加强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源监管,“夏病冬治”,强化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控制;强化居民生活、餐饮业油烟污染排放治理。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一是做好重点河流污染防治。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2022年完成全部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按计划实施兴城河、连山河总氮削减工程,确保两河总氮浓度只减不增。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推进实施宫山咀水库水源地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乌金塘水库保护工程;进一步完善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推进大风口水库和碱厂水库围网工程,研究启动乡镇级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重点乡镇水源保护区划定和勘界立标,推进青山、平山、绥中自来水公司水源保护区的合理调整;强化水源地风险防控,修订青山、平山水源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六股河“一河一图一策”水源地环境应急防控响应方案,4月底前完成县级以上公路交通穿越问题风险防范设施建设情况排查。三是加强工业集聚区管理。入园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预处理,达到工艺要求后,接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化工园区按照要求完成“一企一管”管线建设。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一是在受污染耕地集中的县级行政区开展污染溯源工作。对影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输入因素开展调查监测,识别需要管控的污染成因并采取措施管控污染源。二是开展“两公一住”地块变更评审。三是开展第四批涉等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我市涉及两家企业,其中兴城市一家,连山区一家。四是开展地下水现状调查评估,摸清我市地下水现状,重点做好三个化工园区地下水调查评估成果集成。
深入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一是规范管控入海排污口。做到排查无盲区、整治无死角、问题全部按期清零,全面完成我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任务。二是落实湾长制。做好湾长办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等湾长制日常管理工作,对下级湾长办和同级成员单位湾长制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三是按期完成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对接任务目标,统筹衔接市域国土空间规划、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葫芦岛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四是在对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进行细致排查基础上,做好与海域功能区划的衔接,修订葫芦岛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一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地下水监测结果为导向,有针对性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厕等治理措施,各县(市)区尽快完成“十三五”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整改,到2022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5%。二是将农用废弃反光膜回收治理做为重点工作,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统计体系、执法检查制度、补偿制度等,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三、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一是在兴城市、建昌县探索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二是继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做好自然保护区违法问题排查整治。三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斑海豹、海沙参等生物多样性宣传。
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
一是按照全市生态环境执法检查计划继续开展日常双随机执法检查。二是强化环境信访案件处理,加强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三是开展机动车尾气、三禁、自动监控“建管用”、重污染天气应对、环境安全、水源地保护等系列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四是以上级监督帮扶为契机,举一反三,找短板,补漏洞,加强问题盯办整改,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五、坚决完成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任务
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省级环保督察反馈任务分别涉及我市25个整改问题。要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对整改任务实行清单管理、挂牌督办,加强调度督导,持续跟踪问效,直到任务销号。已完成的任务,要常态化核查,严防不讲标准、不求质量、虚假销号现象发生,切实提高群众满意率。
六、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一是进一步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持续开展重点环保治理设施、化工及危化企业安全、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工业聚集区、水源保护区、沿海排污口、核与辐射使用单位专项检查,确保环境安全。二是继续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做到医疗废物应处尽处、日产日销,特别在疫情期间,要实行医废处置应急预案。三是持续深入推进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督促涉危废企业提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