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工作安排

文章来源:办公室 添加时间:2024-01-22 字号:【
  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总的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抓好全国、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从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战略高度,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上协同发力,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作出更大贡献,确保美丽葫芦岛建设各项任务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具体目标:全市优良天数达标率、细颗粒物浓度、重污染天气比率达到省定考核标准;11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全部达标,地表水优良水质比例90.9%7个县级以上水源水质全部达到类以上,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不低于94.5%;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持续减少。
  一、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严格生态环境准入
  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强化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制度的严肃性和硬约束,坚决围绕高质量发展理念谋划、审批项目,严把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不符合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上马。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各十大专项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一)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一是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行动。大力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确保完成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同比下降3.6%。编制完成《葫芦岛市应对气候变化重点任务》《葫芦岛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和《葫芦岛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督察考核方案》;推动重点排放单位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二是深入开味治理专项行动。继续开展无异味企业、无异味园区创建;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整治和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管控;组织第三方专业团队结合异味投诉的时段和区域开展溯源,实施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每日巡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异味隐患。三是开展二氧化硫整治专项行动。以中冶有色等周边企业为重点开展全方位排查,重点包括排污许可证核发、废气治理、废水治理、固废(危废)管理、自行监测等,帮扶企业进一步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解决企业周边二氧化硫浓度高值问题。四是开展臭氧精准防控专项行动。探索研究以臭氧为主要对象的污染天气应对机制、污染预警标准和特别管控措施,开展生产季节性调控。在夏季围绕石化、化工、涂装、医药等重点行业,精准开展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五是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对市内销售及使用货车环保达标监管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管控,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机械禁止在控制区内使用;完善部门柴油货车联合执法常态化路检路查工作机制。六是开展三禁专项行动。严格实行四级网格监管体系,严控秸秆焚烧,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专项巡查。优化实施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禁放烟花爆竹措施,对违反规定行为严格执法。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冥币纸钱销售监管,在重点时段强化巡查,及时劝阻焚烧冥币纸钱行为。七是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组织相关部门做好洒水抑尘、绿化等抑尘措施,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重点路段车辆扬尘管控;施工工地达到六个百分百要求。八是开展清洁取暖专项行动。整合供热资源,加快供热区域热网互联互通,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城市建成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持续推动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动煤炭减量替代,推进煤炭向清洁燃料、优质原料和高质材料转变。九是开展餐饮油烟治理专项行动。建立新增餐饮油烟污染源管理制度,严控新增污染源,实现城区餐饮油烟达标排放。十是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预报体系,不断强化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逐步提高未来710天区域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及时修订市、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责任分工,鼓励对中度、轻度污染过程和特征污染物开展应对。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和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做到涉气企业全覆盖。
  (二)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水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一是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和整治专项行动。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要求,实施排污口分类整治,建立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一口一档,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年底前完成全省流域汇水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入河排污口整治。二是开展入海排污口监管专项行动。巩固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成果,持续强化入海排污口监测和执法监管,全面提升入海排污口管理水平和达标排放率。加强入海排污口设置备案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入海排污口设置备案。开展近岸海域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深化渤海综合治理,加强陆海统筹,扎实推进近岸海域水质改善,提升全市近岸海域水质。四是开展美丽海湾建设专项行动。精准实施一湾一策,以止锚湾、连山湾为重点,实施美丽海湾综合治理,加强亲海空间环境整治,提升海水浴场环境质量,为公众亲海提供服务五是开展入海河流治理专项行动。全面加强陆域海域污染协同治理,落实一河一策总氮管控方案,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环节治理,持续推进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污染治理与管控,深入推进五里河、连山河、狗河、兴城河、六股河、大凌河、女儿河七条河流总氮治理工作。六是开展保障各级水源水质达标专项行动。年底前完成宫山咀水库水源地保护及生态修复工程,启动青山水库水源保护生态修复工程。深入推进水源地巡查制度落实,完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推进解决水源地环境问题。建立完善的风险源清单管理制度,实现风险源底数清晰、风险源安全状态专人管控,建立环境风险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稳妥处置的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完成烟台河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编制。七是开展工业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加强工业集聚区污水收集、处理问题排查,逐个问题制定整治方案并进行整改,依法推动工业园区生产废水应纳尽纳,确保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八是开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巩固提升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定期开展水质监测,推动地级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实现长治久清,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九是开展河流断面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对重点流域加密监测,逐个断面分析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制定保达标措施。十是开展海湾精细化调查。对我市4个海湾开展海水水质、海洋生物生态、滨海湿地、岸线保护情况、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垃圾等一系列海湾精细化调查
  (三)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一是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专项行动。以连山区、南票区52.97万亩安全利用类耕地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研究对象,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工作。二是开展涉镉等重金属专项整治行动。做好涉镉等重金属专项整治,保持整治效果,防止污染反弹。三是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专项行动,对照隐患排查问题清单逐一整改到位。四是开展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专项行动。与自然资源部门联动,严格落实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建设用地地块在供地前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保人居环境安全。五是开展地下水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调查评估,制定一点一策保达标方案;推进高新区和经开区地下水详细调查、全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重点双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确保3个地下水国控点位达标。六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确保治理率年底前达到23%以上。七是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全面查清辖区内农村黑臭水体情况,建立农村黑臭水体监管清单,确保动态清零。八是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开展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畜禽养殖环境违法行为,年底前规模化养殖场执法检查率达到20%以上。九是开展新污染物治理专项行动。落实《葫芦岛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动态掌握高关注、高产(用)量、高环境检出率的化学物质生产、加工使用情况,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打牢基础。十是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专项行动。完善制度建设,深化垃圾分类,减少建筑垃圾环境影响,大力营造无废文化氛围。
  三、坚持底线思维,有效应对生态环境风险挑战
  (一)严格环境执法。把群众信访举报、在线监测、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发现问题作为重要的执法线索,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于构成违法犯罪的,要移交公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切实提升执法队伍能力,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水平。采取交叉执法、驻厂帮扶、突击检查等方式,对企业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高值、水源地保护、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工作开展专项行动。
  (二)维护生态安全。增强企业环境风险主体责任意识,及时更新企业环境应急隐患排查治理问题台账,做到动态清零。持续强化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坚决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定期组织开展辐射事故应对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三)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对年度任务倒排工期,明确责任,清单化督办。进一步提高案件整改标准,确保经得起推敲,坚决杜绝敷衍整改、表面整改甚至虚假整改现象。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避免问题反弹。
  为做好上述工作落实,提出如下保障措施。一是积极包装项目,争取资金。将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化,积极申报入库,争取省以上资金支持。积极协调对接各级财政部门,确保资金保障到位。二是加强环境宣传。以六五环境日、低碳日、生物多样性日为契机,开展生态环境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推进绿色创建,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权责明确、行为规范、公平公正、监督有力的法治机关。推广审批全流程公开,让审批更透明、更公开、更便利。严格落实执法领域营商环境八项制度,开展温度执法、释法说理。四是强化统筹协调。发挥环委办、环保整改办、大气办、水防办等议事机构牵头抓总、督查督办作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各项任务序时推进。
责任编辑: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