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城市乡村环境建设的建议》(第79号)的答复
朱万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城市乡村环境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应综合各县(市)区不同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因地制宜、村民主体、梯次推进、建管并重,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加快村庄规划编制
综合考虑县域村庄空间布局、演变规律、集聚特点、现状分布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划定示范引领型、特色发展型、改造提升型、搬迁撤并型村庄,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避免千村一面、资源错配,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2019年力争完成54个美丽示范村规划编制。
二、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要以实施全省“千村美丽、万村整洁”专项行动为抓手,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强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月”,集中清理积存各类生活垃圾。因地制宜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确保2019年覆盖85%行政村,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二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引导减少生活污水源头排放,加快建设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加强黑臭水体污染防治,将徽小河沟、微小湖塘纳入河(湖)长长制。三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入一线开展排查,合理确定改厕目标,科学选择改厕模式,坚决完成改厕任务。统筹推进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强后续使用维护服务和厕所粪便处理,建立清理队伍,实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19年整洁村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3%;到2020年美丽示范村要基本普及农村卫生厕所,55%以上农村户用厕所实现无害化改造。四是整洁提升村容村貌。加强连通行政村、自然屯道路和村庄内部道路建设,进一步强化村庄美化绿化,2019年力争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个以上省级生态村10个以上。五是推进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动清洁养殖,引导养殖场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持续提升奤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率,2019年畜禽规模养殖场龚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5%以上;到2020年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5%以上。2019至2020年,全市1066个行政村力争有108个建成美丽示范村实现美丽宜居”其余全部建成整洁村达到干村整洁'。
三、拓宽筹措渠道,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
抓住国家、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加强与财政部门和县(市)区政府的协调,研究制定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支持政策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具体实施意见,加大农村环境投入,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着力标本兼治,建立加强农村乡镇污水治理长效机制
引导各县(市)区政府牢固树立“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是关键”的理念,着力实现从治标起步到标本兼治的转化,抓紧建立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建设。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向基层延伸、村庄延伸,向盲点死角延伸,攻坚破难,一抓到底”的精神,把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作为抓延伸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健全的工作机制保障把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落到实处。要求各地按照有关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抓紧,积极协调卫健委、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能和职责,安排所属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医疗废水及废弃物的规范处理,以及中小企业排污排放达标。
五、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宣传
农民群众既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受益者,也是实施主体,要发挥村规民约导向约束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深层次、多角度跟踪宣传报道整治活动,宣传典型经验,曝光不良行为,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的浓厚氛围。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会继续办理,尽可能让您满意。
葫芦岛市生态环境局
2019年5月28日